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枣庄加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再结硕果
【编辑日期:2024-06-07】  【作者:zzst】    【 关 闭 】

近日,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标志着枣庄市与山东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启新篇章。研究院将依托山东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围绕枣庄主导产业,在研发服务、关键技术攻关、专家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开展全方位合作,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枣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与山东大学“结亲”共建,是我市科技聚焦“工业强市、转工兴产”,实施科技创新引领“6+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与山大、北理工、青岛科技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全面开展校企、校地、产教研用融合等多维度合作,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截止5月底,全市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余(次),精准征集技术需求43项,全市第一季度技术合同登记392笔,成交金额17.1亿元,同比增长23.1%

一是推动校地合作共建研究机构。推动滕州市与山东大学共建“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促进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共建济南大学山东泉为光伏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推进北京理工大学鲁南研究院建设,研究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转型运行,指导枣庄高新区加强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交叉集成创新优势,构建多级人才圈层组成人才体系,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多元资质载体,开展省市重点项目攻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二是推动校企加强协同创新。持续推动企业与重点高校院所联合技术开发,指导汉森造纸数控齐鲁工业大学液压控制技术开展合作研发;推动山东一唯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开展数控装备制造技术开发;指导核芯光电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联合土壤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攻关;推动中科绿碳科技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开展高校与企业协同攻关,有效实现双方人才、技术、研发等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推动组织产学研交流活动。组织全市科技系统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到科技成果富集地苏州以及昆山考察科技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与苏州、昆山医药和新能源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为我市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交流,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充分用好科技金融手段,持续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供了经验和思路。推动区市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沟通交流,指导区市与山东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紫荆苑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省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洽谈,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互补,助推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升级换代。

下步,枣庄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发挥产学研联合基金作用,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紧密合作模式,促进核心、基础、共性技术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组织科技名校直通车活动,提升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效率;扎实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行动,探索建立“科技大市场”体系,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技术成果、技术需求,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技术交易中介服务等,培育技术经纪人,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科技要素高效流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