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编辑日期:2021-04-03】  【作者:zzst】    【 关 闭 】

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聚焦“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攻坚突破”总任务,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鲁南科创联盟建设、新材料产业链培育重点任务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重点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为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突破,着力强化区域协同创新联动发展

1、强力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抓住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扶持,推动省政府出台支持枣庄市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筹备组织好示范区新闻发布会、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等重大会议活动。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布局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探索设立绿色技术银行,引进实施一批绿色技术,为全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抓好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加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提供综合科技创新支撑。推进落实《枣庄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借鉴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进模式和经验,积极向上对接汇报,力争到2023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市。

3、做大做强鲁南科创联盟。发挥鲁南科创联盟协同创新作用,积极对接长三角高端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与济宁、临沂、菏泽等市的对接,积极整合高校院所、联盟企业的创新要素,推动企业与平台、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鲁南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4、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6+3” 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分解任务目标,动态调整“产业图谱”,跟踪调度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关联企业情况,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光纤、无机功能材料、节能环保建材、功能纤维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围绕“6+3”现代产业开展“揭榜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5、推进落实厅市会商协议。用好厅市会商机制,经常性协商重大事项,推动合作议题深入落实,实现厅市同频共振,积极推动厅市会商取得新成效。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形成省市一盘棋的工作合力。

6、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多主体、多层次对外科技合作,重点抓好与中科院、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常州大学、省科院、中建材研究总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通科技供给端和需求端,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技术提升的共享共赢。

二、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突破,着力强化科技战略支撑

7、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促进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落实研发经费加计扣除财政补助、创新等支持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探索建立企业科技投入递增奖励机制,多投多奖、重投重奖。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研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个,着力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年内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

8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开展“外国专家枣庄行”等对接活动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扎实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创业人才作用发挥”两项指标提升。继续开展“墨子创新奖”和优秀外国专家项目评选。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程,将“揭榜人”纳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选好用好科技副职,积极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枣任职挂职。提高外专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研究制定《枣庄市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办法》。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出台《枣庄市海外引才联络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枣庄市离岸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办法》。

9、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高能所联合研发中心、中建材科创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力争转化落地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高标准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年内新增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离岸创新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100个。

10、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以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为样板,打造一批产业方向聚焦、创新要素集聚、功能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枣庄特色的“1+10+N”创新体系。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研究制定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规范和绩效评价办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规范运行。

1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指导各级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创新,支持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年内组织3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

12、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加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常态化防控态势下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及病毒测序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快速精准检测设备研发,推动我市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需求,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领域环保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与平安枣庄建设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现代化治理水平。

三、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突破,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13、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统筹协调,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和立项支持方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14、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用好“科创贷”等金融产品,为科创资源聚集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劲支撑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引导银行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15、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企业关键技术突破需求及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征集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持续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推动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四、深入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突破提供政治保障

16、强化政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联系起来一体推进。认真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科学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17、严格落实党建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严格要求,制定和落实年度党建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研判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化“科技创新 党员先行”党建品牌、模范机关等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18、着力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加强平时考核和定向考核,及时发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科学合理配置干部队伍力量。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责,科学配置工作力量,增强事业单位生机活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

19、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警示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抓好各项风险防控举措落实,及时发现并消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让真抓实干、不尚空谈蔚然成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20、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强化科技领域依法行政,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水平。推进政务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政务信息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府。重视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技政策宣讲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加强舆论引导和科技宣传,讲好科技故事、传递科技声音。